方劑是中醫的精華,中醫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通過方劑的不斷增加來實現的。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五十二病方”還頗粗糙,“內經”也只有13方。到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260多首方劑,已成為中醫理論體系發展成熟的顯著標誌。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中6000多首方劑已顯示出中醫理論和經驗的博大精深。中醫醫生,也往往是通過對方劑的學習,理解,運用,領悟,化裁,創新而完成了從學生到老師乃至名醫的轉變。雖然現存方劑早已超過十萬,但究其實際,仍是“醫之所病病方少“。因為時代在變化,疾病譜在改變,診斷技術在提高,新的臨床問題不斷出現,患者的要求也今非昔比,只有創制新方,才能與時俱進,彌補古方之缺漏,提高處方的靶向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我自不惑迄今,不覺已十年有五,結合自身的臨床實際,自擬了些新方,期間也和同道一起進行了臨床驗證,收集起來也有十來個方子,十來篇文章,雖然多個版本不一,有一些增減,甚至方名也略有變化,但大同小異,漸趨精煉,如今終成定稿。本書展現出來的6個方劑,雖不能免淺顯粗疏之譏,但或許可免虛度年華之責。若其中能有一兩個方子被同行看得上眼,記得住歌訣,用得到臨床,乃至在更大範圍裡流傳,則可謂吾之大幸。當然還有幾個方劑,雖也漸趨成熟,敝帚自珍,但因為尚未公開發表,就留作申報專利吧。
1、二貝母湯
組成:土貝母12g,浙貝母12g,山慈姑12g,瓜蔞皮15g,青皮12g,夏枯草15g,蒲公英15g,連翹15g,漏蘆10g中,路路通10g中,甘草6克。
【功能】:化痰散結,解毒抗癌。
【主治】:乳腺癌,乳腺纖維瘤,乳腺增生症等痰毒交阻,正氣不虛,以乳房腫塊,脹痛難消為主症症。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乳腺癌與情志失調,肝氣鬱結有關,也與心強氣盛,超負荷工作,“素問經脈別
論“所謂”生病起於過用“密切相連,以致日久天長,氣機運行障礙,經絡痞塞,津液不循常道,痰濁內生,鬱久化熱,成毒成積變癌。乳腺纖維瘤,乳腺增生症也有類似病機,只不過程度不同,尚未質變而已。所以本方以土貝母化痰散結,解毒抗癌為君藥,浙貝母,山慈姑,瓜蔞皮化痰散結解毒為臣藥,增強君藥的抗癌力量。青皮,夏枯草,蒲公英,連翹疏肝瀉火,消瘡散結為佐藥,漏蘆,路路通穿透力強,引藥直達病所,甘草調和諸藥,且能使諸藥緩慢持久地發揮作用,均為使藥。共奏化痰散結,解毒抗癌之功。
【歌訣】:乳病土浙二貝母,瓜蔞青皮山慈菇,漏蘆連翹蒲公英,甘草路路通夏枯。
按語:。中醫抗癌應該改變一藥治療多種癌症的“大水漫灌”思維,向專病專藥方向發展二貝母湯治療乳腺癌就是在這方面的探索用普通的藥物組方,就是從辨病論治入手,針對乳腺癌特有的病因病機,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二貝母湯由第四軍醫大學藥物研究所製成膠囊,取得軍內批號,在西京醫院臨床應用已十餘年,療效可靠二貝母膠囊2004年年獲國家新藥發明專利,專利號:ZL021455112。
摘自“王三虎抗癌經驗”
Comments